
各区司法局、工商联和律工委:
现将《关于建立律师事务所与工商联及所属商会联系机制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天津市司法局 天津市工商业联合会 天津市律师协会
2021年5月31日
关于建立律师事务所与工商联及所属商会联系机制的实施方案
为深化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工作,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按照司法部、全国工商联、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关于建立“万所联万会”机制的意见》和司法部、全国工商联《关于建立健全司法行政机关与工商联沟通联系机制的意见》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建立律师事务所与工商联及所属商会联系机制,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积极探索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增强自律能力有效途径的部署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组织动员全市律师事务所与工商联及所属商会建立联系合作机制,搭建律师服务民营企业新平台,深化“法治体检”和“法律三进”活动,助力法治民企建设,加快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坚实法治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日常沟通联络机制。推动律师事务所与工商联及所属商会开展工作对接,加强日常联络和信息沟通,围绕加快我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联合开展专题调研和情况会商,积极参与涉民营企业政策咨询、决策论证等活动,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反映民营企业诉求。鼓励律师事务所党组织与工商联、商会及会员企业党组织深化党建工作交流,特别是结合建党100周年积极创新活动形式,通过交流学习和借鉴,共同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引领促进事业发展。
(二)建立律师驻点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律师事务所的法律资源优势,支持在工商联、商会建设专门的法律维权服务工作机构,或者在工商联、商会设立律师值班服务岗、法律服务工作站、律师调解工作室等,派员协助工商联、商会做好会员企业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权益维护、纠纷调解等工作。
(三)建立企业“法治体检”常态化工作机制。联合推动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常态化,充分发挥律师和商会组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深入持续开展“法治体检”公益法律服务活动,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维护合法权益,加快纠纷解决,健全规章制度,促进依法经营,将法律服务关口进一步前移,不断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四)建立线上法律服务机制。充分发挥“12348”热线服务民营企业专线、“12348”天津法网、“天津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等服务平台作用,广泛接受企业在线咨询。积极引导律师事务所借助新媒体平台与工商联、商会探索新型合作模式,通过视频授课、在线答疑、线上测评、远程调解等形式为企业提供“互联网+”法律服务,实现律师与企业间的快速高效对接。鼓励律师事务所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研发法律服务产品,根据专业类型和行业特点为企业提供更加系统、标准、高质的普惠性法律服务。
(五)建立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指导服务机制。推进工商联、商会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根据需要协助做好法律顾问人选推荐工作,指导律师事务所做好法律顾问服务,协助工商联依法决策、依法履职,协助商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依法依章办会水平。支持工商联推行公职律师制度,持续深化民营企业公司律师试点工作,组织引导律师事务所发挥法律专业优势,通过举办法律讲堂、专题培训、座谈交流等活动,加强公职律师公司律师队伍建设,共同深化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工作。
三、组织保障
(一)精心组织实施。市司法局、市工商联、市律师协会加强沟通协调,做好指导推动工作。各区司法局、工商联、律工委要按照实施意见要求,各司其职,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建立律师事务所与工商联及所属商会联系机制放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实,统筹发挥律师事务所法律专业优势和工商联、商会的联络协调优势,结合本区所属律师事务所和商会实际,研究制定具体落实举措,在2021年6月底前实现市、区两级工商联及所属商会分层级与律师事务所普遍建立联系机制,共同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务求工作实效。要紧密结合民营企业法律需求,将联系机制作为服务民营企业的有力抓手,结合“法治体检”“法律三进”“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因地制宜为民营企业提供形式多样的法律服务,可有效利用律师担任商会、企业法律顾问的便利条件,力戒形式主义。各区司法局、工商联要按照属地原则,依照《百家律所联百家商会法律服务名录》(附件1)组织律师事务所与商会“一对一”结对,共同推动开展“五个一”法治体检活动(6月至10月底):即召开一次座谈交流会,详细了解企业家对法治建设的意见建议和法律需求;开展一次法治宣讲,围绕需求进行法律专题培训、讲座;举办一场义务法律咨询,即时解答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制作一份法治体检调查问卷,分行业分领域摸底企业法律风险点,帮助查找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出具一份法治体检报告,对有需要的企业进行深入走访,提出合规应对措施或合理化建议并形成书面材料。各区还可根据属地实际,发扬首创精神,形成工作亮点。
(三)做好工作保障。司法行政机关、工商联和市律师协会密切配合,积极为律师事务所和商会建立联系合作机制牵线搭桥,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对按照《百家律所联百家商会法律服务名录》开展“法治体检”活动的律师事务所,相关志愿服务情况纳入我市律师参与公益法律服务时长计算,由各区工商联、商会协助做好《天津律师公益法律服务纪实手册》的记录盖章,对律师事务所联合商会开展的其他公益法律服务活动,相关活动情况同样纳入公益法律服务时长计算。要拓宽各类宣传渠道,主动邀请、联系主流媒体,积极发挥司法行政系统、工商联系统所属新闻媒介作用,及时宣传活动进展情况、主要成效和典型案例,为活动开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扩大活动知晓度、参与度和影响力。
各区司法局、工商联、律工委要及时跟进建立律师事务所与工商联及所属商会联系机制进展情况,形成工作总结,同时填写《律所联商会法律服务统计表》(附件2),于2021年8月9日前将阶段性总结、2021年12月底前将全年总结分别报送市司法局、市工商联、市律师协会。
市司法局联系人:孙灵妍,电话:23082409,电子邮箱:ssfjlsgzc@tj.gov.cn。
市工商联联系人:苏琳、陈维,电话:27127815,电子邮箱:flfwb@tj.gov.cn。
市律师协会联系人:潘卉杰,电话:58951988转8030,电子邮箱:tjlxywp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