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在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不断创新,在法治保障、政务服务、政策创新等方面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不断增强民营市场主体发展信心,为民营经济注入强劲法治动力。
法治护航 强化民营经济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当天,滨海新区举办民营经济促进法贯彻落实座谈会,全面解读该法,让民营经济主体对法律保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其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支撑。新区检察院会同区公安局、区法院、区知识产权局等多家单位,面向辖区民营企业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促进民营企业在法治化轨道上稳健发展。同时,滨海新区检察院印发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相关实施方案,包括“服务企业调研走访”“提升法治化经营水平”“重拳整治涉企违法犯罪”“涉民企控告申诉化解”“知识产权检察保护”“涉企案件检风检纪督察”六大专项行动,在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上久久为功,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筑牢法治防线。
政务赋能 提升企业发展效能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机制,聘任52名营商环境监督员,负责监督全区各级国家机关和公共事业单位涉及营商环境建设领域的相关工作,及时发现和指出新区营商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建议。进一步拓宽行政执法监督渠道,新区司法局及各开发区执法监督机构深入辖区企业开展走访调研,通过倾听企业心声,进一步推进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和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在全市率先完成政务服务“全流程电子化”改革试点工作,通过滨海新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融合人脸识别认证技术,实现申请人身份“在线核验”,同时对接企业电子印章系统,搭载数字签名、在线委托授权等功能,实现政务服务“全流程电子化”。
政策创新 拓宽企业发展空间
为深入拓宽民营企业发展空间,滨海新区出台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相关办法,同时明确了试点运作、资金汇兑管理等具体要求。五个开发区为首批应用试点,将提供从资格认定、工商注册到项目落地的全流程“管家式”服务。区政务服务办在全市率先出台《出具否定性行政决定工作流程规范》,建立否定性行政决定全流程管理机制,让政务服务更加规范、高效。区市场监管局协同区政务服务办推进“餐饮店一件事”等涉食品经营许可高频场景全生命周期线上联办改革工作,食品经营许可系统与滨海新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简化了食品经营许可的办理流程,为餐饮等涉食品经营企业提供了便利,切实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