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我市老年人公共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服务水平,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市司法局联合《中老年时报》、市老年基金会等单位举办“律师进社区解读《民法典》暨助老维权义务法律咨询”系列活动。
6月25日,中老年文化节开幕式和“律师进社区解读《民法典》暨助老维权义务法律咨询”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红桥区举行。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一处处长米晓峰出席活动并致辞,红桥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白榕,天津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李雯,红桥区司法局相关科室负责同志参加。
米晓峰指出,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多年来,市司法局始终把老年人的法律服务作为工作重点,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坚定不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职能,完善便民长效机制,面向老年人打造了优质多样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在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各级法律服务工作者要做到“有责任”“有热忱”“有温度”地服务好老年人,以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评价标准,树立起公共法律服务的品牌和口碑,不断提升群众知晓率、首选率和满意率。
启动仪式后,在红桥区邵公庄街千禧园社区举办了首场“律师进社区解读《民法典》暨助老维权义务法律咨询”活动,红桥区司法局、市律师协会组织法律服务机构的资深律师为老年人进行《民法典》讲座,并现场解答遗产继承、赡养等老年人常见法律问题,发放《民法典》读本、公共法律服务宣传品等法治宣传资料。此次系列活动还将深入市内六区20余个社区开展活动,将法律服务送到老年人的身边,让老年人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