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西青区认真贯彻中央、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策部署,积极挖掘社会组织潜能,着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在全市率先将社会组织引入安置帮教工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增添了活水,使基层社会治理发出了新芽,探索出一套符合西青实际和特点的安置帮教新模式。
源头活水“变”中来
安置帮教工作是司法所重要职能,面对安置帮教对象基数大、人户分离情形多、抵触情绪强、融入社会难这一特殊情况,西青区司法局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在充分调研和公开招投标的基础上,2019年12月11日,西青区司法局与天津爱恩心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恩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爱恩公司选派社工到所属11个司法所,专职辅助司法所工作人员探索安置帮教工作新模式。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赵飞深入杨柳青司法所调研,现场查看爱恩公司安置帮教工作台账等资料,仔细询问爱恩公司工作人员通过专业模式开展安置帮教的方式方法,对这一新模式给予了肯定。一年来,共计接收安置帮教对象684人,未发生恶性事件,有效减低了安置帮教对象重新犯罪率。
德法并举正其行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为切实帮助安置帮教对象摒弃不良习惯,西青区司法局与爱恩公司共同研究制定了道德法治教育系列课程、与天津工业大学法学院共同组建“法漾年华”志愿服务团,策划制作23期道德法治教育微课,通过中华传统文化的感召力、教化力和法律法规的规范力、震慑力,形成了“以法为根、以德为本重法尚德、法德并举”的浓厚氛围,营造强大的正能量方阵,正本清源,引导他们守规矩、走正路、明礼仪、知荣辱。
攻心治本知其思
及时全面了解安置帮教对象的心理状态是安置帮教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西青区司法局充分发挥爱恩公司心理帮扶专业优势,充分运用与中国政法大学联合研发的“打开心墙安置帮教对象风险评估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打开心墙”系统),探索“专业心理帮扶+安置帮教”服务智能化新模式。针对不同阶段的工作目标,采用不同的分析量表,对数据进行采集与监控,精准筛查出高风险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案心理矫正、帮扶、教育、管控和服务工作,做到“既精准服务,又贴心贴身”。
倾情帮扶暖其心
社会组织企业化运作的模式,破解了适应性帮扶的绩效难题,使得多元化的社会适应性帮扶机制更加健全完善。爱恩公司在重要节点走访帮扶经济困难或者老弱病残的安帮对象,并对重点对象落实“一对一”或“多对一”社会适应性帮扶,及时协调解决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推荐就业等实际困难;对经济困难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开展“亲情唤醒梦想,关怀托起明天”系列主题活动,用实际行动帮助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2020年,为19户困难家庭送去米、面、油生活用品,为31名安帮对象采购“微心愿”礼物,为5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赠送爱心大礼包。日常走访期间还发放宣传品、联系卡等,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同时,在各街镇已建成的安置帮教基地的基础上,爱恩公司又发挥自身优势,建立了天津德孝家园、“生姜文化暖疗馆”等3个安置帮教基地,为刑满释放人员提供就业培训及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