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升级浏览器版本到最新版本!
X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业务动态

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

来源:  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二处 发布时间:  2020-11-30 10:52

武清区司法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司法局的大力支持下,主动提高政治站位,适应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发展需求,不断夯实调解基础,创新调解方式,提升调解效能,依法依规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效提高化解社会矛盾、防范重大风险的能力水平,为加快建设京津明珠、幸福武清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和良好法治环境。


一、以加强组织建设为立足点,不断夯实调解工作基础。


(一)加强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在29个镇(街道)建立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在706个村(社区)建立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全覆盖。为每个调委会配备不少于3名的人民调解员,同时为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2名以上、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1名以上专职人民调解员,不断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提高人民调解工作质量。


(二)加强行专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注重特定行业民间纠纷的矛盾化解,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社会组织的协调配合,建立46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化解专业事项矛盾纠纷。其中,道路交通、劳动争议、妇女权益等领域的行专人民调解委员会13个,派驻式“公调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33个。每个行专调委会还配备了不少于3人的专职人民调解员,并积极吸纳有丰富执业、法律和调解经验的专业人员参与,致力于构建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知识全面、业务能力强的人民调解员队伍。


(三)加强乡贤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深入结合武清“乡贤”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挖掘社会资源,选拔职业律师、退休法官和乡村德高望重、热心公益事业、有一定调处能力的“乡贤”骨干110余人,在全市率先组建了“武清区乡贤人民调解协会”。充分利用“乡贤”人熟、事熟、区情熟的特点,通过讲法、讲理、讲策略,用亲情、乡情、真情化解矛盾纠纷,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二、以加强衔接配合为切入点,不断创新多元调解方式。


(一)加强与司法机关衔接配合。不断健全人民调解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规范“诉调对接”、“公调对接”工作,积极推动“检调对接”工作。在人民法院成立了诉前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进一步规范运行模式,发挥调解渠道广、方式便利优势,及时化解简易案件。对部分双方当事人争议较大的案件,聚焦双方当事人诉求争议焦点,采取多种形式及时协调化解,力争把矛盾化解于初起之时,防止小事变大,大事变炸。截至目前,诉前联合调委会调解成功1326件,诉调委的建立,将案件在进入审判程序前有效化解,极大减轻了人民法院的审判压力。在33个公安派出所成立“公调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化解公安工作中适用于调解的各类矛盾纠纷,极大减轻了基层公安派出所的负担,有效释放了警力;在公安交警支队成立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有效解决了交通事故中无钱、不愿垫钱等处理后续事宜的窘境,免去了当事人雇佣律师、向法院提出诉讼的维权费用,并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化解了社会矛盾纠纷。截止目前,调委会收到公安部门委托移送的案件4066件。与区人民检察院对接,推动建立“检调对接”工作机制,进一步化解人民检察院在办理轻微刑事案件过程中适用于人民调解的矛盾纠纷,画出“最大同心圆”。促进了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联动,推动了武清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发展。 


(二)加强与执法机关衔接配合。积极与武清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区教育局、区房管局等部门协调联动,进一步深化劳动争议、校园、物业等矛盾纠纷相对集中、多发领域的人民调解工作,使人民调解工作能够适应不同领域的纠纷问题。疫情期间,区劳动争议纠纷调委会坚持“以调为主、以裁为辅、简案快结、特事特办”的工作原则,在程序合法、实体公正的基础上提高办事效率,更快更好地实现劳动者的诉求,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因疫情导致经济困难的中小型企业,降低诉讼风险,优化营商环境。同时通过简洁高效的案件分流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后续仲裁阶段的案件压力。疫情至今,区劳动争议纠纷调委会调解成功劳动争议纠纷517件,调解人次850余人次,涉及金额1250余万元,提供法律咨询626件(次)在企业和劳动者之间搭建了一架互谅互让之桥。


(三)加强与群团组织衔接配合。武清区司法局积极会同妇联、工会、工商联等部门,共同培育、发展相关领域的人民调解工作,不断扩大人民调解工作空间范围。疫情期间,我区成立了全市首家信用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调解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把人民调解工作与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有机融合,调解平息企业间矛盾纠纷,有力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三、以加强资源整合为着眼点,不断提高纠纷化解效能。


(一)加强调解组织资源整合。发动辖区基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司法鉴定机构及其他社会组织力量发起组建区级调解服务中心——武清区众睦调解服务中心,全面整合辖区各类调解资源和力量,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引导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为社会提供“综合性”、“一站式”调解服务,搭建起区域调解服务平台。


(二)助力矛调中心资源整合。将人民调解工作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有机融合。指派调解经验丰富的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无缝衔接,于武清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成立当日入驻中心,成为中心常驻窗口。并积极引导镇(街)、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进驻镇(街)矛调中心,最大限度实现与区、镇级矛调中心工作的对接,助力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切实做到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实现“1+1>2”的调解效果。


(三)推动矛盾排查资源整合。积极引导镇街相关部门、村居两委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形成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合力。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各部门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社会矛盾纠纷积极进行摸排调处,发现矛盾就地化解,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街)”。截止目前,全区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2000余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763件,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初始状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