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升级浏览器版本到最新版本!
X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业务动态

《今晚报》刊发:调解寓情于理 扫清复工障碍

来源:  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一处 发布时间:  2020-04-28 09:54

  商家因租金问题与房东产生矛盾,如何尽快解决,让滨江道重现昔日繁华?商务写字楼内银行营业,顾客却是没有健康码的外籍人士,如何处理?社区因防疫安装的挡板挡住了小商户的“门脸”,急煞商家……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趋于稳定,但复工复产却面临各种矛盾纠纷,和平区司法局劝业场司法所、劝业场街人民调解委员会,发挥调解优势,对案情抽丝剥茧,劝解当事人寓情于理,化解了一起又一起的“隔阂”,为商场迎门纳客、写字楼步入正轨、小商户生意兴隆扫清各类障碍。

  滨江道商业街一家商场的地下一层,有几十个摊位因为疫情影响想要离场撤租,但却因租金等问题与房东僵持不下。一位卖奶茶的商户欠了房东几个月的租金,商户称生意没开张,没有钱支付,房东也是满肚子委屈,说场地是自己“整租”过来,装修后再“分租”给商户,自己只是个“二房东”,而且装修也是自己掏的钱,损失也不小。劝业场司法所工作人员唐慧珠耐心给他们分析利害,告诉房东,对方已经不想再干了,与其这么耗着,不如让他们先撤场,让有需要的人赶紧进来,运行尽快步入正轨,才能及时“止损”。最后,双方中止了合同,商家约定时间撤离场地。另一家食品店也有类似的问题,如果严格按照合同,房租、违约金、物业费、清洁费…… 这位“二房东”算了账,对方要赔偿10多万,可是疫情期间,特事特办,“二房东”同意减免部分费用,但是食品店对减免后的金额仍然难以接受。唐慧珠和同事杨鑫继续做双方调解工作,帮他们想各种办法“中和”矛盾点。最终,“二房东”同意再降5000元,而商户要去注销以该地点办理的营业执照,这样一来,空出来的“位置”,也成为“二房东”再招租时的一个“卖点”。

  位于南京路的一座商务写字楼,里面有很多单位办公,其中还包括一些外企,他们同样也面临着复工复产的各种难题。劝业场司法所所长田立伟就“驻扎”在这里,发挥所长,帮他们化解了不少矛盾。一家外贸企业的员工家住武清,每天上班要先坐京津城际、再倒地铁,一路都是密闭空间,员工担心安全问题,田立伟了解了员工的工作内容,发现有些工作可以在家完成,于是,便劝企业负责人说,一位员工感染风险直接影响整个公司的安全,于是,企业负责人及时调整了员工的工作内容,安排其弹性办公。写字楼内办公的一位女士在洗手间看到另一位女士又洗又漱,还吐痰,就反映到物业。田立伟得知后,觉得直接去找洗漱的女士,让她面子上过不去,况且这两位女士虽然分属两个单位,彼此却也认识,如果因此撕破脸,反而影响“邻里”和睦。于是,田立伟出了个主意,让物业在洗手间张贴一份“温馨提示”,将矛盾化解于“无声”。还有一家银行,迎来一位来自疫区国意大利的外籍顾客,而且这位顾客还没有“健康码”,银行可犯了难,让不让进呢?田立伟想了想,问这位外籍人士是否带着护照,护照显示其入境时间为1月份,那时疫情还没有暴发,这位意大利顾客便顺利进银行办理了业务。

  此外,社区里的一些小门脸同样也会遇到各种“麻烦”。在劝业场街宁夏路社区,因为疫情防控需要,安装了很多挡板,把一楼的一家小门脸挡在了里面,影响其做生意。社区调解委员会得知后,多方联系,积极协商,最终把小门脸前的挡板换成镂空的,既不影响防疫安全,也能让商家正常营业,两全其美。

调解寓情于理 扫清复工障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