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升级浏览器版本到最新版本!
X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司法行政要闻

司法部新闻发布会介绍天津公证便民利民好做法

来源:  天津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  2023-07-10 17:02

日前,司法部举行“减证便民:让公证服务更加便捷高效”新闻发布会。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局局长刘福臣、中国公证协会秘书长曹阳、北京市司法局公证工作处处长刘鹏、天津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二处处长赵莉、山东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处长董敬贵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司法部新闻发言人李子顺主持。

李子顺介绍,近年来,司法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推动公证为民办实事,健全完善公证利企便民制度和服务机制,出台一大批减证便民服务措施。全国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坚守公证初心,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推出多项利企便民服务措施,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了经济健康发展,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前不久,司法部推出一批公证便民服务新举措,围绕保障改善民生、优化营商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扩大“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范围。特别是北京、天津、山东三地在减证便民方面有许多特色工作和亮点成效,努力做到了办“群众事”、贴“群众心”、解“群众难”。

新闻发布会上,赵莉介绍了天津公证行业相关工作情况。赵莉介绍,天津市公证行业积极贯彻落实司法部《关于优化公证服务更好利企便民的意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强化公证公益属性和公证执业为民理念,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公证法律服务为民便民贴心举措,将优化服务,便民利民落到实处。一是不断推进“五减四办”,转变公证服务理念和模式。持续推进“五减四办”改革,在受理申请、审查核实、审批出证等全流程“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成本、减次数”,着力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跑路多”等问题。具体措施为:规范、精简公证证明材料,实行容缺受理制度;坚持首问负责制、完善一次性告知制度;扩大“最多跑一次”和“零跑腿”公证事项范围,推广“跨省通办”公证业务。二是延伸服务链条,构建公证法律服务新格局。开展公证进社区活动,及时了解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为企业提供法律体检,加强风险提示等延伸服务,将公证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三是运用好“互联网+公证”,满足当事人便利化、个性化公证法律服务需求。扩大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试点,已经和23家使领馆合作办理了128件海外远程视频公证,使越来越多的海外同胞享受国家发展进步的成果。


分享到: